走近非遗:灰塑《戏狮图》的诞生

2015-12-29

        狮子有“兽王”之称,原产于非洲和西亚,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我国。由于威武雄壮,古人把它作为驱邪辟祟、迎祥纳吉的象征。狮子形态各异,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头上长角的“独角狮”。据传,明朝时佛山曾出现怪兽四处危害,为了“以怪制怪”,当地艺人创造出了头生独角、形象凶猛的独角狮。当怪兽出现时,人们舞动独角狮冲向怪兽,果然吓走了它。从此,独角狮的形象便在岭南广泛流传,并逐步用灰塑工艺将独角狮装饰在山墙垂脊上,成为岭南地区的一个文化符号。
        “得知余荫山房受到龙卷风袭击的消息后,我立刻来到了现场,看到屋脊屋面的灰塑受损,实在痛心。当他们邀请我为修复广场的仿古青砖介绍牌进行灰塑创作时,我想到了要在其脊面做独角狮,希望能为灾后的余荫山房带来新气象”,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崔镜兴说,“它最能代表岭南文化,是独一无二的”。
        崔镜兴是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灰塑的传承人。这项工艺最初用于保护屋顶结构和掩饰建筑接驳缺陷,防止风沙、雨水入侵。后来逐渐演变为一项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艺术。崔老师从事灰塑三十余载,曾经参与陈家祠、余荫山房、沙湾留耕堂、三水芦苞祖庙等多处灰塑修复工作,灰塑对于他不仅是一项生活的技能,更是耗半生守护的非遗瑰宝。
        “独角狮可以驱赶妖魔、守卫家园,古时候人们比较迷信,常常把他们对于黑暗、未知的事物的恐惧求助于这些瑞兽形象”,崔老师一边拿着长钢钉比划一边说。只见他用锤子斜敲几下,扎出了两团向四周散开的钉子造型。“不用构图的,直接开始做”,显然崔老师对独角狮的形象早已了然于心。他介绍:“底座的钢钉是整体作品的骨架,可确保灰塑最终的牢固性。”
        灰塑骨架制作的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只见崔老师不停地往底座上包灰,用手慢慢的捋出需要的形状,偶尔用小工具灰匙轻轻一压,一道完美的弧线就完成了。笔者一时兴起,拿些草根灰跟着把玩一番后,发现份量的拿捏、细部形状的塑造等处处都有讲究,谈何容易。崔老师的技艺经过千锤百炼,才得如此熟练精巧。
        经过不停地塑造、修改,头生独角、立眉瞪眼、宽耳阔鼻、大口张开、鬃毛浓密张扬、形象凶猛的“独角狮”雏形渐现。崔老师说,“还要隔两天等草根灰干透了才能开始定型的工作。灰塑看起来和陶塑类似,其实它以石灰为主要原料,是风干的,不需要煅烧,所以接下来就是等待了。”干透后,崔老师对灰塑细部进行了深层次的塑造,形状更逼真和细腻,实在是精雕细琢。
        中心位置的大狮子和围绕的五只小狮子都完成塑型和定型工序后,可以看到他们形态而异——有的依偎在大狮子身边,有的蹲坐在地,有的俯首低望,有的追逐嬉闹,上下纵扑,前后腾跃。此时的《戏狮图》已经活灵活现,令人忍俊不禁。
        传统的灰塑“独角狮”除了造型奇特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身披多彩纹饰了。上色工序就像是灰塑的灵魂之笔,不过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崔老师用画笔蘸取各种颜料对独角狮们进行描绘,由整体到局部,由浅色到深色,上一层色干透后再上另一层色,一步一步的进行加色和勾勒。经过数日劳作,《戏狮图》终于身披霞衣,栩栩如生。笔者赞叹之余,向崔老师请教作品是否已经完成,他回答说:“还要需要等颜料被完全吸收之后才算成品,这期间不能淋雨和暴晒”。
        从准备原料、制作骨架、起底、塑形、定型,到塑色、上色,灰塑的制作可谓费工费时,这是现代任何机械工艺不能比拟的。崔镜兴的《戏狮图》为余荫山房带来了新景象,希望日后借由它为灰塑找到更多爱好者,一起来保护、继承和发展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灰塑《戏狮图》制作过程

灰塑《戏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