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隐藏在余荫山房中的“小美好”,这些你都知道吗?花木配置篇

2016-12-26

    不知道您有没有参观过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的余荫山房?是不是也对这里嘉树浓荫、藏而不露的园林美景深深吸引。
    园博馆余荫山房复建广州余荫山房的精华部分,它缩龙成寸、小巧玲珑,在这不足三亩之地中,把中国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堂、馆、轩、桥、石、池、廊尽纳园中。余荫山房与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园中草木苍翠,郁郁葱葱。 您可能不知道,在这些花木植物中有着不少美好的寓意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走进园博馆的余荫山房去看看这些隐藏在花木中的“小美好”吧。[图片参考如图一]
   
走进余荫山房的入口,右手边可见一株枝繁叶茂的红花羊蹄甲,这一株性喜温暖湿润的红花羊蹄甲与园中栽植的杨桃、南洋杉组合在一起,瞬间就营造出了颇为高大上的“三阳开泰”的气氛。 堂前的铸铁花棚架,攀沿着一株炮仗花。每逢炮仗花开时节,红花铺满花檐,好似红雨一片,艳丽动人又显吉祥富贵。[图片参考如图二]
    相信来过余荫山房的人,无一不对花架两旁两棵苍劲挺拔的老榆树印象深刻。这两株榆树,均呈悬崖式向池塘方向飘斜,仿佛双龙出海,十分壮观。中国园林中有屋前种榆、屋后种桑的习惯,深柳堂前种榆,不仅体现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传统,“榆”也与“余”谐音,又着意铺陈出一种“余荫”之意。[图片参考如图三和四]
    走过砖雕铺地的过道你可能就要问了,为什么要把竹子沿墙种植呢?其实,夹墙翠竹是余荫山房的著名绿化景观之一,苏东坡在《咏竹》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中国园林广泛种植竹子,体现了“雅”的风格。园中的竹子种植于墙边,不仅充分利用土地,更是以竹子通直、虚心的风格警示后人,要像竹子那样正直向上,虚怀若竹,才能富足长久。[图片参考如图五]
    讲到这儿,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呢?其实在园林中,不仅花木植物有数不尽的小秘密,就连在建筑时所选用的一砖一瓦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呢。 下期,小编将继续带您畅游园博馆的室内展园余荫山房,带您感受其中的吉祥纹饰,如果您也对余荫山房中暗藏的“小美好”感到新奇,欢迎您来园博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