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时值仲夏,花漾六月。山房百株紫薇姹紫嫣红,竞相争艳,花团锦簇,蜂飞蝶舞。而古色古香的建筑内,各类碗莲悄然绽放,小巧玲珑,雅致清幽,莲叶田田,绿意融融,似乎也驱散了这炎炎夏日的燥热与烦闷。亭台楼阁,竹木水榭,游人如织。端午三天,山房内文化雅集不断,多样福利送不停,让游客乐享这盛夏花开美景。
“仁谊好茶”山房寻茶之旅
“一园紫薇红似火,十众丽人痴如醉。”当此端午佳节之际,“仁谊好茶”山房寻茶之旅悄然而至……
我国自古就有端午喝茶、赠茶的习俗,浅茶一盏,共祝佳节,意寓亲友身体安康。炎炎夏日,游园赏花之时,饮一杯清爽的茶最是惬意不过了。
6月25日,余荫山房在文昌苑内设置了七个集卡点,由“仁谊号”七位茶艺师扮演七仙女,设七道茶席,恭候各位游客,并介绍品饮团茶的方法。游客找到七个集卡点,集齐七张紫薇龙珠卡,即可在余荫山房仁谊茶馆免费兑换“七颗龙珠茶”礼包一份。
古妆汉服香包体验游活动
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公元前278年,楚国民以“简棕”(即竹简贮米)投入汨罗江祭奠屈原,使鱼不损伤其遗体。后来发展为端午节食品及五色丝线缠粽子的民风民俗。到后来,人们又用五色彩线缠、绣各种各样的香荷包。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祛病求福、避邪驱瘟之意。随着历史的演变,祛病求福、避邪驱瘟的观念渐渐淡化,而制作香囊的艺术却保存了下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6月26日,余荫山房招募10位佳人参与古妆汉服香包体验游活动,让她们圆一次“穿越”梦。参与者不仅能够现场免费体验全套妆发造型、汉服服装以及香囊制作工艺,还能边游园边由专业摄影师进行摄影采风,为她们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传统民乐表演
穿越千年,一把木头历尽历史兴衰;几番旧梦,亦文亦武感怀天地悠悠。6月27日,余荫山房在善言邬公祠天井举办传统民乐表演,让游客们在一曲曲乐音中,感受“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或“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意蕴深远,回味悠长。
古典园林内,紫薇花下,或与茶结缘,或着汉家衣裳,伴香而行,或静坐聆听乐音,三天三种不同的文化体验,让游客度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端午佳节。